中国众多的名山要首推五岳。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 的产物,以中原为中心,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岳是华夏名山之首,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但有一位在历史上大名鼎鼎历经30年考察走遍中国21个省的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却发出了 不同的声音。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 岳”。
黄山真的有那么美吗?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是安徽省的最高峰。从黄山的三大主峰之一的光明顶望去,莲花峰就像一朵盛开的 莲花。海拔有1864.8米,其高度在全国各省最高峰中排名倒数第10位。

以前人们说黄山的美主要是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如今的黄山溢美之词是越来越多了,按今之专家的说法就是黄山比五岳更奇、更怪、更险、更峻、更美、更 巧、更逸,兼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 峨眉之清凉,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专家说的靠不靠谱,感受一下黄山的美,也只有亲自去看看才知道了。
十多年前,有一年的阴历大年三十,利用春节的小长假,独自来到了黄山脚下,住进 了景区里的这家宾馆。

整个宾馆加上我只有二拨客人,从不喝酒的我,因为过年小酌了一瓶啤酒,结果因不胜酒力,回到房间就睡着了,错过了体验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有点遗憾了呀。 这里的温泉据说自唐代开发以来,已享誉千年。 传说轩辕黄帝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后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了,故又泉被誉为“灵 泉”。另黄山的得名也与轩辕黄帝有关,黄山以前叫黟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山采药炼丹,后得道成仙。唐玄宗遂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下诏将先前黟山改为黄 山,这样黄山之名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天一早当我从温泉来到慈光阁时,满山的大雾,目力所及也就十多米的样子,只 好选择了坐索道上山。

平时人满为患的索道站,因为大年初一早早登山的缘故,成了我的专车,感觉有点超 值了呀。

但不好一面是天不遂人愿,满山的大雾让我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天都、莲花二大主峰与 其它风光。

经过十多分钟的样子索道就爬升了近800米,这在平时登山是要花上半天的时间的, 还是现代化机器高效、快捷呀。

出了山上的玉屏索道站,就到达海拨1600多米山脊之上了。这里也是传统登山线路的 精华所在之地“前山险峰”,直面黄山最高峰莲花峰,右行则是玉屏峰、迎客松、天 都峰等景点,左转则是百步云梯、一线天、鳌鱼峰、光明顶等景点。

这时山上的浓雾还未散去,只得穿行在大雾之中,向右去往迎客松方向。

冒着大雾穿行在山间小道,能看清的只有眼前青黑色的山体岩石,据说这是八亿前 “燕山运动”形成的,八亿年的地壳抬升与造山运动,加上冰川侵蚀和自然风化作 用,才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峰林地貌。

不久之后就来到了迎客松前,这里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算是黄山“四 绝”之一“奇松”的代表吧。迎客松并不是植物分类学上松树的名字,它不过是人们 对这棵松树美好形态的称谓,因其一侧枝桠伸出,有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 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据考证,树龄至少已有1300年的历史了。因此迎客松 既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

迎客松学名为黄山松,是我国植物学家新命名的植物种类,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 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因其外形与我国华北、西北的油松极为相似,故过去 一直被当作油松。

它生长方式很奇特,它们都扎根在岩石缝隙之中,顽强地与残酷的自然环境抗争着, 或倚岩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侧展如臂。干曲枝虬,千姿 百态。漫山遍野的黄山松就是生长在这样的一种环境里,虽然这里石多土少,无法留 住更多的水分、养分。但它们却都能长得那么苍翠挺拔、隽秀飘逸!在黄山百里景区 之中“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这就是黄山四绝“奇松”的由来吧。 黄山的名松还有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连理 松等等所谓的十大名松,不过因为大雾没有去远行探寻,送客松听说因为游人总往树 下倒方便面水已经枯死不在了。现在迎客松已安排了专人看护,加强了保护。

观赏完迎客松,我又返回到莲花峰脚下,这时的天空开始缓缓地放晴,黄山的另一绝 “怪石”开始显现了出来。

在莲花峰与莲蕊峰之处,就有“犀牛望月”与“金龟探海”的象形石。


继续西行就来到了一个叫“蛇龟守云梯”的象形石,我们就叫它们“怪石”吧。这条 石径的左边突出的尖尖人们把比喻为蛇,右边路旁的那块大石头,细看还真像个龟。

站在石龟的近前抬头仰望,鳌鱼峰出现在眼前,人们把这一怪石起名为“鳌鱼吃螺 蛳”。


穿过“蛇龟”怪石,就来到了“百步云梯”,这是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 的橙道,磴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人们把这 一段山路称为“百步云梯”。有诗写得挺好:“云梯百步客心惊,曲折蜿蜒接太清。 莫说自然多险境,人生道路更艰辛。”


继续上行有一道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0.5米,中间盘道有80多 级,只能容一人通过。这里就是“一线天”了,更奇的是狭窄的石缝上还夹着一块大 圆石。


等攀上鳌鱼峰,站在鳌鱼背上,黄山的三大主峰就可以尽收眼底了。

向北望去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海拔1860米第二高峰光明顶。

向东望去,是近在咫尺的黄山风景区内第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因其主峰突兀,小峰簇拥,就象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

莲花峰若莲花初开的这一美丽、雄伟的风光,只有在鳌鱼背、光明顶才能观得,若云 雾升起,雾中莲花就更加美丽了。此图为在光明顶观莲花峰,近处为莲花峰,远处只 露出山尖的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三的天都峰。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黄山的主峰是不是特像一朵莲花呀。

来到莲花峰脚下反而看不出莲花的样子了,更看不到层层莲瓣了。

做索道上山的你,登顶莲花峰并不十分的吃力,因你坐完索道已来到了海拨1700多米 高度,相对登高只有100多米。


只是在接近顶峰那一小段十分的陡立,峰顶立有石碑一块,上面刻有:国务院批准重 要地理信息数据、黄山莲花峰、高程1864.8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