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起床后,我就收到大姐发来的信息,原来她们已经在酒店楼下的一家徽州面馆里吃早饭了,叫我们也下去吃饭。于是我和潘教练洗漱后也下楼去,到了面馆大姐她们都吃得差不多,我们也各自点了一碗面,味道还真不错。大家等着我们吃完后一起先上楼到房间准备一下,就动身前往黄山看雪景。
还好卢大姐的车够大,后座坐了四个人,虽然有些挤了点,但一路上的雪景让大家都莫名地兴奋,恨不得马上就到黄山。我们九点出发的,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黄山南大门的游客服务中心。下车后大家第一眼就看到四周的山上都是白雪茫茫,一片冰雪琉璃世界。在这里下车后大家又乘坐景区的接驳车到售票处,这里也是景区的换乘中心。从这里出发有两条登山线路可供选择,一条是直接乘玉屏索道上山直接到玉屏楼景区后再徒步登山,另一条就是从这里再乘坐免费的景区中转车到达慈光阁后直接就开始徒步登山。

惟余莽莽的雪后黄山
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来黄山,没做过攻略,心里想着天还早不如就先徒步登山吧,而根本没考虑到黄山雪后上山的难度,就打算一边登山一边能近距离地观赏黄山冬景。于是当大家乘坐中转车在慈光阁下车后,此时已经快中午11点了,我们也就此开始了漫漫登山路,而这一走就是三个小时,现在想想真是有些后悔,当时的我们真是勇者无畏啊。

大雪漫道的登山路
雪后的黄山,触目而至皆似仙境,映入眼帘都是美景,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冰清玉洁,粉妆玉砌,置身其间仿佛进入扑朔迷离的童话世界。记得明人潘旦游过冬日黄山后曾赞叹:“玉柱撑天,琼花满树,恍入冰壶,不知人世复在何处。”今人黄山冬游后也会发出感慨:“处处路通琉璃界,时时身在水晶宫。”平时难得一见的雾淞美景是随处可见、晶莹剔透的冰凌就挂在路边石崖上触手可及,登山小径上冬雪漫道,幽深山谷里冰溪流涧。大家一路上小心翼翼,因为我们登山的工具一样没有,在这样湿滑的雪后山路上行走更加艰难,好在我们穿的鞋子都是防滑的,一路上倒也没发生意外。沿着曲折盘旋的山路石阶向上爬,不时停下脚步欣赏这漫山雪景,登山的辛苦都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

满山的玉树琼枝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小卖部,在这里大家休整歇息了一会,吃点东西再上路。我们在店里买了茶叶蛋趁热吃,因为背包里的干粮早就凉透了,身上的水也喝完了又在这里买了几瓶。此时的我才感觉到身上已经热得一身汗了,而一旦停下脚步才发现山上的风也好大,一会功夫就有点冷意了,浑身湿冷的感觉,于是赶紧把本来都脱了的棉服又穿上了,果然运动才是抵抗寒冷的最佳方式啊。

小卖部前的雪景
吃完之后走了不远就是金鸡叫天门的景点了,那里有个公共厕所,大家又在此停留了一会又开始了登山的旅程。而这时已经过了中午快到一点了,不知不觉间距离我们开始上山都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此时的我们不像之前登山时那么轻松了,望着看不见尽头的漫漫上山路,大家心里都在想什么时候才到玉屏楼呢。于是每当遇到一位下山者都要询问一下,结果都是:还早着呢,才走了一半这样“诸如此类的回答,真是还不如不问,让人更觉得前路渺茫了。于是大家便都相互鼓励,加油向前,而几位大姐真是好棒,一点也没有疲倦的样子,我和潘教练当然更不能落在人后,刻意每次都走在她们前面带路,毕竟我们还都是年轻人更加有劲才对。

美丽的黄山云海
相互鼓励着继续向前进,又行至一处,忽然听见前面有人欢呼,当时我们没注意路牌,也不知是到了何处,事后看了下地图应该是在龙蟠坡。顺着人声响处看去,原来那里有个观景平台,而远远望去似乎是云海出现了,在黄山遇见云海,可真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怪不得人们会欢呼雀跃。大家不顾脚下冰雪湿滑赶紧上前,这是一处狭小的平台,地面也是凹凸不平加上冰雪更是惊险,于是我们都是搭着手相互搀扶着到了平台。只见这里四周只是简单地用绳索围了一圈,现在想想可真危险至极,但当时的我们都没放在心上,只一心欣赏眼前的云海奇观了。

水墨画般的群山雾海
站在观景台上,美丽的云海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只见围绕在群山中的茫茫云雾好似汪洋大海一样在四周耸峙的山峰间氤氲涌动,峻黑的山壁间还有皑皑白雪点缀其上,一派云蒸雾绕,无边无涯的景象。眼前的云海壮阔,峰峦飘渺,就宛如一幅宏大的水墨中国画卷在眼前次第展开,令人仿佛是置身蓬莱仙境,到了天上人间,让人有羽化成仙,不知今夕何年之感,此情此景真是让人大饱眼福,令人赞叹不已,这一路的辛苦也在这样的美景前烟消云散了。

黝黑的山上积雪相间
在此停留一会并和大家一起拍照了一番后,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准备离开,当时我为了更好地拍照,便把手套放在一处空地上,结果这时候才发现少了一只左手的手套,找了一会看见而不远处则是另一只别人丢下的手套,因为样式明显不是我的。看来是有人拿错了我的手套吧。还好两个手套都是深色的,不细看倒也看不出不是一对,我只好戴上这只不是我的手套,继续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