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Shè)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

歙县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这里还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为歙县,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 “中国牌坊之乡”等诸多荣誉称号。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始建于秦朝,是一座具有独特“城套城”风格的古城,也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景区内古民居群交织在一起,颇具古朴的风采,像一座气势磅礴的历史博物馆。


景区景点比较集中,转一圈主要景点都可以玩到,覆盖了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



新安江山水画廊两岸生态环境极佳,两岸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泛舟其中,好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美妙结合著称于世,两岸生态环境极佳,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与掩映其间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秀丽的世外桃源图。



可以坐船游览两岸的青山和徽派村落,全程沿着公路、乡道,无需上下山,在九里潭可以赏冰雕,在漳潭可以观看要10人方可围拢的千年古樟,还有收藏了数百件结婚用具的红妆馆。



阳产土楼位于皖南山区的深渡镇,土楼依山而筑,运用原汁原味的原材料,夯土成墙,伐木建梁,采竹为筋,青石筑基与铺路,土楼不重视装饰,墙面多为土黄色,风格简洁朴素,与大环境融为一体,一眼望去,令人有种沧桑出世的感觉。



目前是华东地区保存完好的徽派土楼建筑群,也是皖南最大的土楼群,人称皖南最后一片净土,阳产土楼保护完好对当前研究我国古老建筑颇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渔梁坝位于歙县徽城镇渔梁村,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


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国家著名的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誉为“江南都江堰”。



渔梁坝的一端就是渔梁老街,沿街市典型的徽派建筑,暂时还没有商业开发,走在街上可以看到纯粹的民风习俗,也可沿着江畔走走,享受大好时光。


徽商大宅院位于歙县县城,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为组合式的宅第群体,大宅院气势宏伟,马头墙层层昂起,亭阁桥榭、牌坊宅第浑然一体。



现今共有宅第26座、房屋数百间,图案精美、极具立体感的古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精品比比皆是,多达14000多处,其中有不少是近20年来从民间征集、收购来的散件。



《大祠堂》、《新安家族》、《小城往事》等电视剧在此取景,如果你喜欢徽派建筑,一定要在这个徽派艺术风格的荟萃地多走走转转,听讲解员讲讲每一栋古建筑的故事,必定会被建筑师的巧夺天工而震撼。



步入歙县后,仿佛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汤显祖的千古绝唱“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道出徽州安静祥和,岁月静好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