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的 " 金果子 "、毛茸茸的毛豆腐、老胡开文徽墨 ……10 月 3 日,现代快报 + · ZAKER 南京 " 坐着高铁看中国 · 八天八线八大高铁直播间 " 大型融媒体行动带着大家走进 " 水秀山清最诗意——杭黄高铁直播间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江成永带着非遗 " 高人们 " 组团参加,带来很多当地特产、美食。今年 7 月,歙县特大洪灾上了热搜,倍受关注,这次整装再出发的他们也向大家发出诚挚邀约:" 我们在歙县等你!"

歙县的 " 歙 " 字,原来还藏着团圆寓意
" 大家知道歙县的‘歙’字怎么写吗?" 直播中,江成永先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不少现场乘客都有点迟疑,江成永先为大家解释 " 歙 " 字写法并提到," 歙 " 字的左半边上面有个 " 合 ",这里其实藏着团圆的寓意。
曾经,江成永在与母亲的一次聊天中,母亲说 " 歙 " 的意思就是三十晚上炖好了老母鸡汤,国庆节再来喝。怎么理解?江成永认为,意思就是欠着一人一口老母鸡汤,等待家人回来团圆。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合二为一,在这样一个 " 迟来的春节 ",久违的相逢显得难能可贵。

" 杭黄高铁开通后,大家到歙县来方便多了。" 江成永表示,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上午还在黄山看奇松怪石,品鉴徽文化的魅力,下午便能漫步西湖,感受现代都市的风采," 一日看尽江南景,昔日只能出现在古人的浪漫诗句中,而今随着杭黄高铁的开通运营,由梦想成为了现实。" 他表示,尤其对于歙县来说,高铁网络的密集化,与长三角主要城市时空距离的缩短,高消费客流源源不断的导入,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机遇。" 根据铁路部门数据显示,每年通过杭黄高铁入境人次占总人次的 50% 以上,比如,去年乘坐高铁到歙县的旅客约 31 万人次,而通过杭黄高铁进来的就有 15 万左右。"
今年夏季,歙县遭遇了特大洪灾,损失巨大。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也盼望着迎来更多的游客。" 我们真诚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到歙县来旅游。来歙县,让你不虚此行。" 江成永说。
真香!毛豆腐、滴水香、金果子,车厢里满满烟火气
一身店小二打扮,肩挑骆驼担子,边打快板边吆喝 …… 非物质文化遗产徽菜项目黄山市级传承人曹向忠一走进直播间,便吸引了所有乘客的目光。十几年来,南来北往的游客但凡来到徽州古城,几乎都品尝过他烹制的毛豆腐。这次,他也把毛豆腐带到了杭黄直播间,与大家分享美味。

" 毛豆腐是地道的徽州菜,顾名思义即长了毛的豆腐。" 列车上,曹向忠掀开一个笼屉,竹条上整齐排列着质白光洁、柔韧滑嫩的生毛豆腐。不过,这豆腐浑身长满了白毛。毛豆腐的 " 毛 " 从何而来?曹向忠介绍,它实际上是一种食用菌,不添加任何佐料和防腐剂自然发酵而来。豆腐上浓密的绒毛,使它具有独特的绵密口感。

随后,曹向忠又掀开一个铺满毛豆腐的平底锅,最正宗的外黄里嫩的毛豆腐就呈现在面前,香气扑鼻。列车内的乘客纷纷凑到前,期待品尝心心念的毛豆腐。" 味道很别致啊 "," 闻着臭吃着香啊 "," 终于尝到毛豆腐的味道了 ",乘客七嘴八舌边吃边聊着,有的毫不犹豫地夹了第二块。


除了 " 方方的 " 毛豆腐,歙县扶贫特产 " 圆圆 " 的金果子山核桃、滴水香茶叶也亮相直播间,不论是线上还是线场的朋友,都有点耐不住馋了,不少乘客频频望向直播区。

幽幽的墨香传来,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技艺项目国家级传承人周美洪现场展示的徽墨。取烟、配料、制墨、描边 …… 一块徽墨的出炉至少需要 13 道工序。从原材料到成品,至少要 1 年时间。为什么说 " 墨比金贵 "?周美洪说,光是取烟这个环节,就不简单。承传千年的 " 灯盏碗烟 " 更是非常讲究。封闭的黑屋子里,点上 105 盏烧烟油灯。油灯里是桐油混合猪油,一只碗扣在火焰上面,吸取挥发的烟气。一天下来,才能取 4 两烟。到了制墨环节,更需要千锤百炼。" 歙县有‘墨都’和‘砚乡’之称,是古徽州墨砚的主要产地之一。欢迎大家现场来体验,徽墨是怎么制作的。" 周美洪说。




周美洪介绍说,近年来,徽墨歙砚的制作技艺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他们开办了专门的研学课程,特别是杭黄高铁开通以后,江浙沪一带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作为一个对徽墨歙砚深厚情感的老师傅,我真心渴望这项传统民族工艺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而且越来越好。同时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做好徽墨就是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材料货真价实,二是程序步步到位。我们厂里很多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过了一辈子,我觉得这就是新时代真正的工匠精神。"
周美洪说,徽墨的作用很多,除了写字,还用来文物修复。" 故宫博物院里,老胡开文徽墨就是我们修复的。"
(来 源:现代快报+ZAKER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