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上报省政府的13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万安镇、黄村、右龙村、永丰村、西溪南镇、
潜口镇、灵山村、许村镇、雄村、卢村、
坑口村、历溪村、芦溪村
保护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
万安镇
古镇万安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从三国至唐朝(258—750年)曾作为县治和郡(州)治,总辖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成为当时皖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百多年前,万安便是休宁县一座商贾云集、水陆两栖的重要商埠集镇。它与古代徽州的屯溪镇(现黄山市屯溪区)、岩寺镇、渔亭镇并称为徽州四大古镇。
黄 村
黄村村位于桂林镇东部,属原黄村乡政府所在地,与上丰乡、溪头镇毗邻,距县城27公里,距桂林镇20公里,布射河穿村而过,该村历史悠久,有黄村村的千年白果,革命老区跳岭的狗骨岭、程氏宗饲,还有双河的娘娘庙
右龙村
右龙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地处新安江源头的皖赣交界处,四周群山环抱,植被茂密,山清水秀,古树参天,气候宜人,生态极佳,有“黄山生态第一村”美誉,有壮观的五股尖瀑布。村内尚保存几百年的古驿道、古石栏杆、古亭、古庙、古桥、古祠堂和古民居,文化底蕴深厚,是个典型的徽文化的古村落。板凳龙技艺闻名遐迩,堪称“徽州一绝”。
永丰村
永丰村维修了海宁学舍、五福庙等多幢古建筑和一座古桥梁,并将海宁学舍改造成为苏雪林纪念馆,供游客瞻仰参观,形成人文旅游业态。同时,加快美化村庄环境,拆除不符合历史环境风貌的建筑,实施古村落项目景观绿化工程,半月塘景观绿化、停车场绿化、五福广场、苏氏宗祠绿化等。
西溪南镇
西溪南镇位于徽州区西南部,与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呈坎镇及黄山经济开发区、休宁县万安镇接壤。西溪南是黄山新城的北大门,2009年6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现已被列入黄山市新一轮城市发展核心区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潜口镇
千年古镇潜口,雏形于秦代,是安徽省旅游文化名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是安徽省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为黄山市重要建制镇之一。潜口镇境内地势平缓,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文风昌盛,民风淳朴,交通便捷,地理位置显要,环境资源丰富。
灵山村
灵山村位于呈坎东南,依山傍水而建,后唐时建村,以其灵秀之气和人们眼中的佛祖禅佛圣地而为世人尊崇。灵山四周竹林环绕,竹海茫茫,横无际涯,这即是灵山的竹海。灵山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情愫,户户皆会竹编,这便是灵山一绝——竹器
许村镇
许村镇是历史悠久,源于东汉,古名富资里,昉溪、任公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元明清时期古建筑有200余处。民间文化底蕴丰富,特色民俗活动有舞狮、舞龙(板凳龙、草龙)、舞大刀、嬉花灯
雄村
雄村青山环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块钟灵毓秀、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这桃花古坝濒临渐江水,背靠竹山书院及大中丞功名牌坊,桃花盛开时节,各种色彩的桃花绵延数十米,形成十里红云的盛景。壮志凌云文昌阁八卦建筑,在众多古老桂树的掩映下,更显气势恢弘。。
卢村
卢村,又名雉山村,卢村古民居群为清道光年间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所建,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志诚堂、思齐堂、思成堂等宅院。其中闻名遐迩的“木雕楼”为徽派木雕艺术的极品,由当时主人雇用两位工匠花20年时间精雕细刻而成,被誉为“徽州木雕第一楼”。
坑口村
坑口村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千村百镇”示范村、省级百佳生态村、市级生态文明村,拥有国保古戏台群,被誉为“徽州古戏台之乡”。坑口村该境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清澈秀丽、宛若玉带的文闪河,呈“$”形飘逸而过,环境优美,生物 资源、人文资源丰富。
历溪村
历溪村属今历口镇,在牯牛降山脚下,四周群山环抱,远离尘嚣。历溪是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十分丰富的古村,古有历溪十二景。村中的古桥、古祠、古碑、古庙、古戏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村中的古树林保留着诸多的千年古樟、白果、红楠、香枫等珍稀名贵树木,为徽州保存最好的古树林。
芦溪村
芦溪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西南端芦溪乡境内,居芦溪乡中部,是一个千年以上古村落。 芦溪村历史悠久, 生态资源丰富并保护完好,境内有重点保护的古民宅、古树群、古祠堂,比比皆是,是一个宜农、宜牧、宜生态旅游的发展地区。
加上2016年9月获省政府批复歙县、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5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
保护规划的获批,
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
项目建设提供了上位规划依据,
对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爱黄山,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