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生活杂忆】之二
云雾黄山云雾中,清明谷雨出毛峰
——话说徽茶
(图片选自网络)
文字撰写:路岐

黄山云雾。
题 记
云雾黄山云雾中,清明谷雨出毛峰。
白毫雀舌象牙色,长饮能成百岁翁。

云雾黄山云雾中,清明谷雨出毛峰。
这首赞美徽茶·黄山毛峰的现代茶词,是摘自现代诗人苏裛所写的《鹧鸪天·黄山毛峰》。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这是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对徽州茶的记述。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屯溪绿茶、祁门红茶……提起这些在中国顶级绿茶中如雷贯耳的名字,就会使人想到徽州。

徽州茶,品种繁多,在中国十大名茶的行列中。
徽茶,也就是徽州茶,在徽州各县,都有出产。徽州茶,香高味醇、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徽州茶,品种繁多,在中国十大名茶的行列中,其中最著名的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这都是榜上有名的。徽州茶历史悠久,传世的文字记载,就有1200多年。

徽茶—千年飘香,名扬四海。
徽州,古称歙州。宋元明清时期,古徽州管辖“一府六县”。“一府”,即:“徽州府”;“六县”,即:婺源县、绩溪县、休宁县、歙县、黟县和祁门县。但是,现在除了婺源县,属于江西上饶、绩溪县属于安徽宣城之外,其余的还剩下四个县,那就是:休宁县、歙县、黟县和祁门县,现在都是属于安徽黄山市。而古徽州的“一府六县”,经过无数次的朝代更叠与割裂,现在已经无法从地理概念上去进行寻访。但是,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古徽州却是永远存在着。

古徽州府。
徽茶,是以古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传统茶叶系列,名誉中外。在敦煌遗书《茶酒论》中,曾经提到过:“浮梁歙州,万国来求”,这说明它的影响之广,由此而可见一斑。如今,徽茶的代表有:黄山毛峰、黄山金毫、祁门红茶、茗洲炒青、屯溪绿茶、婺源绿茶、休宁松萝、顶谷大方、金山时雨”等等。

徽州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
徽茶,是产于黄山脚下的古徽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气候温润,降水充沛,适合于茶叶的生长与栽培。所以,黄山是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近年来,徽州地区恢复、开发的新老名茶,已有30多个品种。其中的祁红、屯绿,多次荣获国际金、银奖;而黄山的毛峰、顶谷大方,也都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尤其是: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都已被选为国家外交礼仪中的名茶。
一、徽茶的始祖:松萝茶

徽茶的始祖:松萝茶
对于松萝茶,我曾在《【安徽省徽州地区民间传说、故事选】之三茶香入心亦醉人——徽州茶叶的传说》中,讲述过休宁松萝茶的传说故事。今天,我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徽茶的始祖:松萝茶的发展历史。
松萝茶,是历史名茶,属于绿茶类,创始于明朝初期。松萝茶出产于休宁城北的松萝山上。松萝山,山高882米,与琅源山、金佛山、天保山相连。山势险峻,石壁悬空,峰峦耸秀,松萝交映,蜿蜒数里,风景秀丽。在唐朝时期,松萝山上建有一个松萝庵。松萝山茶园,大多都分布在松萝山600-700米之间。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弥漫,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所长出的茶树,称为“松萝种”,树势较大,叶片肥厚,芽叶壮实,浓绿柔嫩,茸毛显露,是加工松萝茶的上好原料。

休宁松萝茶。
据史料记载:松萝茶,古今闻名。松萝山,在唐朝就有产茶的记载。但松萝茶的盛名远播,却是在明代。明代冯时可在他的《茶录》中这样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所以,在明代,饮松萝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也因为它的香味,要比虎丘茶好,故所,喜爱喝松萝茶的人众多。在明代,还有一个叫袁宏道的人,就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记述。而在明代有个叫谢肇浙的人,也曾这样说过:“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

徽茶始祖休宁松萝茶。
在清朝时期,有一个叫冒襄的人,他在《岕茶汇抄》著作中,也曾这样写道:“计可与罗岕敌者,唯松萝耳。”在清朝还有一位叫江澄云的学者,在他的著作:《素壶便录》中,也是这样写道:“茶以松萝为胜,亦缘松萝山秀异之故。山在休宁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峦攒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错之间,故清而不瘠,清则气香,不瘠则味腴。而制法复精,故胜若地处产也。”还说:“徽茶首推休宁之松萝,谓出诸茶之上,夫松萝妙矣。”更有清朝吴嘉纪学者在他的《松萝茶歌》中这样写有:“松萝山中嫩叶荫,卷绿焙鲜处处同”的美句,赞誉松萝茶的品质。

茶园风景美如画。
二、徽州茶的品种
前面我们也曾说过:近年来,徽州地区恢复、开发的新老名茶,已有30多个品种。其中的祁红、屯绿,多次荣获国际金、银奖;而黄山的毛峰、顶谷大方,也都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尤其是: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都被选为国家外交礼仪中的名茶。
1、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
黄山的毛峰,是我们中国历史名茶之一的徽茶,属于绿茶。出产于安徽省黄山,是由清朝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的。他们每年清明、谷雨期间,选摘初展肥壮的嫩芽,进行手工炒制,使茶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而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放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而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所以,逐渐就将这款茶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
2、黄山金毫

黄山金毫。
黄山金毫,产地茗洲,与祁红香螺及祁红毛峰,并称“祁红三剑客”。黄山金毫,为三剑客之首。在明代时,黄山金毫被称为金玉香茗。黄山金毫,采摘于原生茗洲茶树,生长于原生态的茗洲古村中,位于神秘的北纬30°线上,海拔600-800米的原始森林中。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植被保护完好,水质绝佳,含适度矿物质,空气纯净湿润,四季分明,竹林山花,野果树木,相得益彰。原生茗洲茶树,天性高贵,它生长区域周围少有杂树,常与银杏、红豆杉、原生菩提、金丝楠木等珍贵树种相伴。

黄山金毫。
清明节前无雨期,也是黄山金毫的采摘期(雨后茶叶芽芯,会因雨水的过多而使受损);成茶后的黄山金毫,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叶芯金黄莹亮,嫩芽茸毛浓密;浴汤后,条形一叶,俊俏如眉,汤色如油,晶莹剔透,口感温润顺滑,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更蕴含着兰花香,自然馥郁,隽永持久,叶底(泡过的茶渣)乌润红亮。清饮时,最能品味黄山金毫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也不失其香醇。

黄山金毫。
3、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出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等地。“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祁门红茶。
4、茗洲炒青

茗洲炒青。

茗洲炒青。
茗洲炒青,是“屯绿”中的极品。历史上列为休宁“四大名茶”之一。清末远销穗(广州)、沪(上海)、杭(杭州),深受广大顾客的赞赏。茗洲茶,出产于休宁茗洲村,濒临率水河那一片河曲洲园,海拔200米以上,三面群山环抱,一面临近率水河,土壤深厚肥沃,气暖温暖湿润,具有“晴天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特点。茗洲茶,条索紧结,壮实匀整,锋毫显露,香高持久。茶叶,醇厚甘美,汤色嫩黄清澈,叶底黄绿明亮,享有“头泡青、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亦醇”的好评美誉。

茗洲炒青。
5、屯溪绿茶

屯溪绿茶。

屯溪绿茶。
屯溪绿茶,简称“屯绿”,又称“眉茶”。屯溪绿茶,为我国极品名茶之一。屯溪绿茶的集中出产区,是在黄山脚下的休宁、歙县、婺源、绩溪四个县,以及祁门的东乡等地。黄山茶乡,所产的各种绿茶,因历史上都是由“屯溪镇”进行加工、集散与输出。因此,统称“屯溪绿茶”,并冠名为“屯绿”。“屯绿”,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就在国际市场上首露头角。1913年,就已经远销欧美各国。也曾被誉为:“首屈一指的好茶”、“绿色金子”。

屯溪绿茶。
6、顶谷大方

顶谷大方。
顶谷大方,又名竹铺大方、拷方、竹叶大方,它对消肥减胖有特效,故所,被誉为茶中的“减肥之王”。大方茶,出产于歙县的竹铺、金川 三阳等乡村。尤其以竹铺乡的老竹岭、大方山和金川乡的福泉山,所产的品质最优。因此,就被人誉称为:顶谷大方。
7、金山时雨

金山时雨。
金山时雨,为上品绿茶,创名于清朝道光年间。原名叫:“金山茗雾”,贡品,是绩溪县上庄镇上金山出产。“时雨”,是徽州一种名茶的代名词。所以,上品绿茶就冠于“金山时雨”这个品名。它出产于著名学者胡适先生的故乡———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的邻村:上金山。早在清代末年,“时雨”就由上海“汪裕泰茶庄”独家经销。到了民国初年,“时雨”已经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此,“时雨”也就扬名海内外了。
8、婺源绿茶

婺源绿茶。
婺源绿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叶专家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种名茶“绝品”之一。明清时代,曾经被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明朝时,婺源县每年进贡的茶叶2500公斤左右。“婺源绿茶”,从十八世纪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国际市场。

婺源绿茶。
乾隆年间,曾外销到英国;咸丰年间,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香港销售,获利极丰。“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到西欧。光绪年间,茶商俞杰然,建“祥馨实业花园”,种植珠兰,茉莉数千盆,为窨制茉莉花茶而用。
9、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烘青绿茶类的尖茶中的一个极品名茶。尖茶,是安徽的特产,盛产于太平、泾县。品质好的尖茶,称为“魁(奎)尖”。尤其是以太平三合猴村、猴岗和颜家三个自然村。在猴坑一带的高山尖茶,茶品质量最优,故所被冠以“猴魁”称号。意思是说,这是长在猴坑里的尖茶的“魁首”。

太平猴魁。
猴魁的创制,大约在本世纪初。当时,金陵长春茶叶店,到产地订购尖茶,发现猴坑所出产的尖茶,品质特优,就不惜重金,请来当地茶农王文志,让他进山拣选采摘细嫩的茶芽,精制成魁尖,还专门用锡罐装运到南京,以高价销售。从此,就被人誉以“猴魁”这个芳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猴魁”茶荣获了一等金质奖章。

太平猴魁。
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特色,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之美誉。入杯冲泡,芽叶成条,或悬或沉,香气高爽袭人,滋味鲜醇回甜。猴魁出产地,自然环境,极为优越。猴坑一带,位于黄山山脉延伸地带,花草遍地;山下,是太平湖婉蜒其境,形成天然的小盆地气候。猴魁茶乡,地处九华山和黄山之间。当你在太平湖上一边游舟赏景时,一边品尝猴魁的风味,不觉地融入了这太平湖上一片诗情画意的天地。

徽茶,是产于黄山脚下的古徽州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皖南生活杂忆】之二 云雾黄山云雾中,清明谷雨出毛峰——话说徽茶》介绍到此结束,感谢朋友们的热情观看。谢谢!再见!路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