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脚下,是一座有着大量明清时期历史建筑的古村落,村中还构建了完善的水系和颇具特色的「牛」形布局,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年将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为世界遗产(文化)名录…

宏村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最初叫作弘村,是汪氏家族的聚居地。明永乐年间,汪氏族长请风水先生勘定环境,重新布局了建筑,并引水入村。清代中期,村中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兴建,并为避乾隆帝「弘历」之讳,而更名为「宏村」。村内现在依然留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明代建筑1幢,清代建筑102幢,民国时期建筑34幢,大都保存完好,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

宏村的特色是它的平面采用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形状惟妙惟肖,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

月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准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塘边常有老人在聊天,妇女在浣纱洗帕,小童在嬉戏,到游当天还有不少学生在绘画呢…

月沼塘畔的建筑是15世纪初明永乐年间所建。门楼基本保持原貌,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电影《藏龙卧虎》亦曾于此地拍摄取景…

湖边绘画的学生,全神贯注他们的作品…

宏村的一大特色是它有着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统。村民们将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内,开凿了一条近1米宽的水圳,九曲十弯,为各家各户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也起到调节气温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构成了宏村独特的风貌…

在宏村南湖北岸有一所具有传统徽派建筑风格的「南湖书院」,是明末时期宏村人所建的六所私塾以供子弟授业,又称「依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 (1814年) 重建,取名「以文家塾」,亦名「南湖书院」…

『倒影』处处的宏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