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信诈骗猖獗
不少人深受其害
省吃俭用的积蓄被骗一空

宣传报道中总说
这些骗子身处境外
那为何
我们接到的诈骗电话
显示的号码却是国内
甚至是本地固话?
这是境外人员
利用GOIP技术拨打的!

前一时期,屯溪警方接到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指令,缜密侦查,成功端掉一个隐匿在屯光镇某小区内的GOIP犯罪窝点,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缴获GOIP、路由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大量涉案工具。
问
什么是“GOIP”?
“GOIP”是指虚拟拨号设备,一台设备可供上百张手机SIM卡或数百路电话线同时运行,它能从境外任意切换手机号码,拨打受害人电话,通过远程操控拨号,实现“人机分离”,并隐匿犯罪分子位置,逃避公安机关打击。
利益诱惑下
铤而走险
肖某今年26岁,江西上饶人,曾在当地某工厂务工,因不喜欢被管束,后来辞职回家,整日和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混迹娱乐场所。
2021年12月初,曾经的工友李某找上门,邀请肖某等人参与一项能马上发财的“大买卖”。在当晚的饭局上,李某出手阔绰,让肖某和黄某等五人很是羡慕。
推杯换盏、酒酣耳热之际,李某说,他的上线在缅甸,为了拓展业务,需要在境内架设GOIP设备,只要肖某等人愿意做,吃住行等费用全部报销,一天还能净赚一万多元!
钱来得这么容易,肖某等人着实吃了一惊!但一想到犯罪的后果,几人又有些犹豫。李某告诉肖某不必担心,只要把设备架设好,后续工作与他们无关。即使被抓,大不了警察喊去问个话、关两天就能出来。
在高额利益诱惑下,肖某等人决定入伙。
打着电商幌子
诈骗犯罪
李某将肖某等五人拉入一个私密聊天群,与另外两名上线一起,对他们实施了远程技术指导。到达屯溪后,肖某等人在某小区租了一间工作室,购买了相关设备。拿着伪造的各类凭证,他们随后来到某通信公司,开通了一百多路电话线,接通了网络。

为了拉拢和监督肖某等人,李某先后三次来到屯溪,查看设备的安装进度,并带着他们出入浴场、酒吧等娱乐场所。在李某的不断催促和金钱的诱惑下,肖某等人加快“工作”进度,经过调试,今年1月9日,该GOIP窝点被正式远程启用。
拨打电话2万个
涉案200多万元
GOIP窝点启用后,境外人员向全国十几个省市拨打电话,冒充银监会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人员,谎称能够帮助消除不良征信记录,以及注销校园贷款等,骗取被害人信任,诱导其将银行卡内资金转入对方“安全账户”。短短三天内,累计拨打诈骗电话两万多个,全国数十人上当受骗,被骗金额200余万元。

正当肖某等人拿着“赚来”的钱肆意挥霍时,殊不知他们已被公安部门“盯上”。
今年1月12日,屯溪公安机关展开集中收网行动,在屯溪某酒店内将犯罪嫌疑人周某、黄某、潘某抓获,并在屯溪某足浴店内抓获犯罪嫌疑人肖某、肖某某。

紧接着,办案民警又前往江西上饶市,对上线李某实施抓捕。蹲守五日后,李某落网。至此,一个从境外到境内,涉及全国十几个省市的GOIP通讯链条被成功斩断。
涉嫌诈骗罪
批准逮捕!
此案是屯溪警方破获的首起利用GOIP设备实施诈骗的刑事案件。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目前已被屯溪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警方提醒:
待业人员、寻求兼职人员要仔细甄别网络上发布或他人告知的招工信息,不得通过帮助架设GOIP设备等手段为犯罪活动提供帮助,同时切记不要为了一己之私或蝇头小利,出租、出借或出售个人的银行卡、手机卡、社交账号等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帮凶”,情况严重还有可能涉嫌犯罪,被追究法律责任。
广大市民如果接到涉及洗钱犯罪、兼职刷单、消除不良征信等电话或短信,请您千万不要相信,如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