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6月3日,黄山市屯溪区上新社区棚改地块的一幢清代古民居(牛角巷7号)被拆迁公司拆除一事,引起社会较多关注。特别是拆迁人员说要把该古民居拆迁搬运到河南利用的消息,更让热爱徽文化人士关注、担忧。
6月4日上午,该古民居原户主程政远反映,屯溪区有关部门对媒体说暂停该古民居拆除工作,可该古民居当天还在拆除,掀掉屋瓦,继续拆构件,对屯溪区能否将该古民居构件保存在本地并妥善利用,他还是有担心。
目前,记者已将这一反映向黄山市和屯溪区有关领导和部门反馈,该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会继续关注,督促妥善处置好这一古民居。
多位读者和徽学专家称,原地保护清代古民居既符合法规,也符合屯溪这座徽州重镇长远的文旅发展,拆除是下策。确实因为该地块整体开发规划中不能容纳清代古建筑,且古建筑原地保护价值及必要性不是太强,也不能任由拆迁公司私下拆除、处置,必须对该古民居建档详细登记房屋历史信息、构件编号,由政府监督完好拆除后妥善保管,且要尽快明确重建的合适区域,向社会发布重建等信息,消除各界担心。同时,对屯溪棚改地块涉及的其他单体古民居处理,也应有类似措施,不应简单化处理。
作为国内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发源地和主要承载地,黄山市做好每一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对城市建设中涉及的古建筑慎重处置,才能让城乡的徽州特色历史风貌得以恢复并越来越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