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一山岂止一世界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黄山毛峰,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每年清明谷雨,茶农选摘良种茶树初展的嫩芽,制成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的茶叶,绿中泛黄,银毫显露,入杯冲泡,滋味醇甘,香气如兰。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山上,因此取名为黄山毛峰。

市农业农村局茶叶办主任许乃新:“我们这些年坚持的口号是‘名山秀水黄山茶’,我们茶叶之所以好,就是因为是山茶,周围有水,水形成了雾。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出黄山毛峰。”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这些天许乃新有些激动,因为前不久自己参与设计的一幅公益广告图,已经入围北京天安门 “辉煌中国·城市新变迁”地区名片展活动。包括黄山毛峰、黄山贡菊、泉水鱼在内的8款广告图目前已经变身大型墙体灯箱,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地铁东站,这张图的主角之一就是黄山毛峰。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黄山茶源于汉、闻于唐、兴于清、盛于今。其中黄山毛峰的雏形在明代中叶就已基本形成,历史上的“黄山云雾”茶,即为“黄山毛峰”的前身。根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正式以黄山毛峰命名的茶叶起源于清光绪年间。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许乃新:“最早是一百多年前,在当时的歙县富溪,一个叫谢正安的人在上海经营茶叶的。考虑到家乡茶叶质量比较好,受上海市民的欢迎,所以利用富溪的资源,带领老百姓做出一款茶,取名黄山毛峰。”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1875年黄山毛峰问世,很快就名扬上海,远销关东,饮者竞购。新中国成立后,黄山毛峰更是名声大噪。

在1955年,中国茶叶总公司在全国开展了一个全国十大名茶的评比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黄山毛峰被评为十大名茶,当然还有另外两个茶,太平猴魁和祁门红茶,应该说是新中国建国以来首次规格比较高的一次评选。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那个时期,黄山毛峰知名度有了,但发展规模和生产方式仍存在“小、散、多”等特点,制茶工序往往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山毛峰核心产区分茶园到户。九十年代,一批茶农转型成为茶叶经纪人,他们开始运用工业流水线生产茶叶,谢治生就是其中一名转型者。

黄山紫霞茶叶合作社负责人谢治生:“1996年开始有小型加工设备了,我们就统一收购鲜叶加工了。”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徽州区富溪乡富溪村村民谢宏寿:“卖鲜叶后时间省了,效率提高了。”

谢治生:“茶农工作量减少了,收入增加了。”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种制分离后,黄山毛峰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量大幅提高,不过黄山毛峰“有名品、少名牌”的尴尬也开始凸显,此后,地方政府开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一个个名牌应运而生。比如谢裕大、老谢家茶等著名品牌。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富溪乡作为黄山毛峰主产地和核心产区,现有茶园1.8万亩,茶企39家,茶业合作社1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2019年全乡茶叶产量653吨,产品远销海内外,并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黄山毛峰已经成为我市一张名片。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能够入围北京天安门展出,正是其魅力的体现。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编后:

百年风雨沏好茶,黄山毛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到精,走过了辉煌的百年,在新时代里,它也将继续吐露芬芳,再写辉煌。

记者:王迎鑫 程茜 郑辰(徽州区台)

快闪

《我和我的祖国》欣赏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徽州研学旅游网 » 老谢家茶黄山毛峰(「70年影像志」百年风雨沏好茶 黄山毛峰吐芬芳)

分享到: 生成海报
avatar

热门文章

  •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